首页

全国各地女s联系方式

时间:2025-05-29 15:06:45 作者:北京持续提升汛情感知能力 774个防汛险村安装汛情监测站 浏览量:53788

  中新网北京5月28日电 (记者 陈杭)北京持续提升汛情感知能力,对全市下凹桥、积水点进行监测设备的补盲。在全市774个防汛险村安装汛情监测站,采用4G+北斗双模通信技术,确保在极端天气下监测数据的正常回传。

  这是记者28日从北京市2025年防汛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。

  实现山洪沟道水文监测全覆盖

  北京市水务局副局长刘松波表示,北京强化山洪灾害防御能力。在全市352条山洪沟道建设地埋式水位计,以实现山洪沟道水文监测的全覆盖。统一全市山洪沟险村险户信息台账,完成重点山洪沟道信息采集工作,完成房山、门头沟等10个区山洪灾害危险区淹没范围划定以及四级转移范围划分,并根据划分情况,指导编制山洪灾害险村“一村一策”。

  加快推进水利工程建设。推动永定河官厅山峡洪水控制性工程、二道河水库、西峰山水库等规划建设。加快实施钻子岭水库、温潮减河、永定河卢三段和卢梁段综合提升、潮白河综合治理等工程。推进坝河口、南口、白羊城等蓄滞洪区建设进度,提升全市防洪排涝能力。

  建立覆盖所有山区泥石流隐患点的智能监测设备

  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执行副主任、市应急局副局长李宇表示,从近年来的防汛实践来看,北京面临的防汛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:

  一是城市积水内涝风险依然较高。城乡结合部、部分郊区新城等区域应对极端降雨天气的防汛基础设施依然薄弱,分布在城郊的231处下凹式铁路桥涵和个别排水系统标准比较低的路段,遇到强降雨造成内涝积水的可能性比较大。遇有极端降雨时,地铁、半地下室、地下商场、地下车库、地下通道等地下空间仍存在防汛风险,还需加强防倒灌、应急疏散避险和应急抢险措施。

  二是流域性洪水风险依然存在。目前,永定河、潮白河、北运河、大清河、蓟运河五大流域影响河道堤防等工程防洪安全的险工险段共有83处。北运河、潮白河防洪工程体系还不完善,遇到超标准洪水时仍有风险。北运河左堤通胡大街至东六环西侧路段的三公里不连续堤段,正在开展堤防加固工程建设。

  三是山洪地质灾害隐患点多面广。山洪地质灾害历来是北京防汛工作的难点问题。北京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9402处,山洪沟道352条,山洪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域涉及7个区98个街道(乡镇)774个村。

  此外,郊区旅游景点与山洪地质灾害的隐患点重叠,暑期旅游旺季与汛期雨季重叠,户外运动和旅游人员流动性大与山区通信盲区重叠,预警转移难度大,这些因素都极易造成风险。

  李宇表示,北京全力提升防汛指挥调度效能。市防汛办加紧完善“防汛抗旱指挥调度系统”,汇聚跨部门、跨区域、跨层级数据资源,实现全市汛情态势“一图统览”。构建大屏指挥、中屏协同、小屏移动的“三端联动”应用体系,与各单位共享信息,运用数字化手段赋能,为防汛抢险救灾提供科技支撑。

  北京还持续提升汛情感知能力。北京市水务局加快实施山洪沟道监测预报预警“三道防线”,在352条山洪沟道增设地埋水尺监测设施。市规自委建立覆盖所有山区泥石流隐患点的智能监测设备,当监测数据达到阈值时自动叫应责任人启动临灾避险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《平“语”近人——习近平喜欢的典故》第三季(哈萨克语版)在哈萨克斯坦开播

不仅是焦炉煤气,清徐产业园的28类副产品都进入了80多公里长的公共管道,跨过生产线、道路、围栏,将三家山西能源领域的龙头企业连接在一起。

主播说联播丨习主席视察信息支援部队,强调“三个绝对”

三是顺利完成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信息平台立项工作。坚持用户思维和目标导向,不断丰富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信息平台业务场景,完善功能设计。今年6月,平台初步设计方案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,立项工作圆满完成,为加快建立知识产权数据的汇聚中枢和共享枢纽,更好发挥知识产权数据价值奠定了良好基础。

微视频|不负人民重托

一片片黑土被翻动,农民正在春潮涌动的龙江大地上火热备春耕。过去一年,黑龙江省战胜了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,粮食总产量超过了1557亿斤,连续14年位居中国第一。

人工智能将喉部肌肉运动转为语音

稍后,就科普出版和科学家精神的传播等话题,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周程、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所长(主持工作)关晓武等专家学者展开了对谈。

通用技术集团哈尔滨量具刃具有限责任公司董事、总经理、党委副书记徐仲被查

作为当今科技创新的重要推动力之一,人工智能扩展了时尚产业的发展思路、技术手段和创新机会,逐渐成为设计、制造、传播等环节不可或缺的核心工具,进一步释放了科技成果的应用潜力。本次论坛共分为三个核心版块:嘉宾论坛、青年学者论坛、论文海报发表。邀请来自各界的专家与学者,关注时尚产业、人工智能与可持续目标之间的创新关系,分享与人工智能、时尚、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学术成果,呈现从理论思考到应用实践,从产业前沿到设计教育的多样化观点与见解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